2009年3月2日,国务院学位办于北京组织召开了“2009年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议”。MPAcc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刘玉廷、副主任委员袁卫、副主任委员孙铮、秘书长王化成及秘书处相关工作人员代表教指委出席了会议。
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及学位办主任杨玉良等领导同志分别就做好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等相关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教育部陈希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建设,共设置了19种专业学位,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但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学术性硕士研究生规模过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而类型和涉及的职业领域也比较少,在职攻读专业学位比例较大、全日制攻读比例过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积极推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
国务院学位办杨玉良主任进一步强调,2009年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就业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是要通过一定的增量调整,促进完成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激活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的阀门,进而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存量的调整。这次结构调整是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会议要求各教指委及相关专业学位各招生单位根据会议精神认真研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考试方案,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