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并关注:

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MPAcc快讯 > 正文

振铎南天二十载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PAcc培养经验总结

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23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通知》,这是做好新时代财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对接行业需求,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国家、大湾区输送高水平会计专业人才。

1. 参与联合国审计项目,促进MPAcc项目进一步发展

经过学院、学校推荐,审计署联审办开展综合评估和面试,并经审计署领导批准,卢锐教授、蔡贵龙副教授通过遴选考试,成功纳入联合国审计人才库。两位教授身体力行履行国际审计职责,接受国际审计人才的培养锻炼,依照“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将联合国审计署工作的宝贵经验转化为提升MPAcc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新动力,拓宽学生们的国际视野,在贯彻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的基础上向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为促进联合国完善治理贡献中大力量!

2.积极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在助力国家经济发展与培养MPAcc学生的道路上,我们的教授团队展现出了卓越的智慧和贡献。张俊生教授领衔的《粤港澳大湾区深化会计审计合作的建议》项目,得到了财政部刘昆部长的高度认可,其建议对于促进粤港澳三地会计审计事业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卢锐教授负责的《粤港澳会计审计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紧密结合国家大政方针,推动粤港澳三地会计审计事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会计审计领域的影响力;韦立坚副教授的《关于发行“一带一路”数字稳定币的建议》被中宣部《国家高端智库报告》采纳。这些项目与成果的转化不仅助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MPAcc学生提供了国际化视野的研究平台,以及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研究机会和宝贵的实践案例。

3. 港澳籍MPAcc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成为全国首批港澳籍公务员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广东省2020年度选调生首次定向港澳选拔职位,面向内地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2020年应届优秀港澳学生,这是一次促进粤港澳人才交流的破冰尝试,也为港澳青年打开了一扇前所未有的窗。

    2018级全日制MPAcc校友黄钊逸在毕业前已经收到香港地产公司会计岗位的录用通知,当他得知广东省正面向港澳青年招录公务员时,放弃了之前的工作岗位,经过努力,成为了全国首批港澳籍公务员。入职后,他主要负责招商引资,以及服务落地企业的工作,经常和港澳企业对接。2020年底,刚入职的他还参与到“外防输入”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每到周末,他都会和同事穿上防护服,把入境人员从白云机场接到南沙隔离酒店,并负责检查隔离酒店的防疫工作、协调满足隔离旅客的各种生活需求。为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南沙成立了专门的投资促进工作机构——开发区投资促进局,黄钊逸转到了这个新机构,迈入工作新阶段,目前主要负责人工智能、半导体、航天航空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

4. 积极参与支教扶贫工作,助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

我院2020FTMPAcc校友赵婉名,现就职于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2022年完成MPAcc学业,目前从事新能源商品企划工作。2018年,她原被录取为2019级全日制MPAcc学生,因报名参加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暨团中央西部计划志愿者,特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于2019 7 -2020 6 月,在云南省澄江市第六中学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在支教的日子里,她与另外3名队员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使命,以立足基层,踏实工作为准则,以实际行动践行“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理念。她们的脚步走过澄江下辖的 2 个街道、3个乡镇,22 个村落,6 所学校;参与策划组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志愿服务活动 30 余项;开展可持续公益服务项目 10 余项;对接整合慈善资金、物资 40 余万元。

伴随着支教结束,2020年赵婉名重新回到中山大学,成为2020MPAcc全日制学生,开启研究生生涯。“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孙中山先生的训词犹在耳畔,读研期间,她时刻关注支教学生们的动态,为中考学生送去祝福视频,并在学生参加高考前提供求学建议。“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走过云南千里路——笃行,她一直在路上。



5.立足国家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需求,创造性探索出了造血型对口支援模式

田宇教授及其团队在2023年凭借“为功十三载扶智扶志,精准赋能西部高校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的探索”项目荣获了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们多年努力的认可,也凸显了他们在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杰出贡献。面对中西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田宇教授团队提出了造血型对口支援模式,并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三方面精准赋能,显著提升了受援高校的商科人才培养能力。

   田宇教授团队通过完善学位教育体系、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打造研究特色鲜明的科研队伍,显著提升了受援高校的科研实力。在人才培养上,他们不仅提供了优质学术资源,还引导管理变革和先进理念,帮助构建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善的自我更新机制。这些努力使得受援专业的核心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并推动了相关专业如经济学、旅游管理的发展。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多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田宇教授团队的这一成果不仅为西部高校商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其他地区高校提供了借鉴,有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塑造行业精英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经济繁荣的热土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科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果,成为了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MPAcc项目不仅致力于学术研究的深入,更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财政和会计领域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1. 学术引领,服务地方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会计学科团队,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敏锐的洞察力,积极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组织的具体行动。谭劲松教授等学者,在会计职称改革、会计改革与发展规划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广东乃至全国的财政和会计领域发展指明了方向。谭劲松教授牵头起草的《广东省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广东省“十四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广东省“十四五”会计人才发展》实施意见稿,为广东的财政和会计领域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学院通过多项研究课题,深入分析了内部审计、国际贸易风险、有效投资等领域的前沿问题,不仅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了宝贵的决策支持,也为MPAcc学生提供了在科技创新、医院管理、国际贸易、国家机构服务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机会,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前沿知识与实践经验和资本市场监管方面的宝贵经验。辛宇教授的《关于发挥我省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关键引领作用的建议》、李善民教授主导的《山东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与发展的调研报告》均获得了广东省人民政府陈良贤副省长的批示;刘运国教授负责的《东莞康怡医院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研究》项目,不仅服务于医疗卫生领域,促进医院发展,更将研究成果转化为50万元的资金支持,为MPAcc学生提供了在医院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机会;曹春方教授的《关于广东国有企业防范化解国际贸易规则潜在风险的建议》项目,深入分析了广东省国有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

2. 立德树人,培育英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通过MPAcc项目,学院不仅传授会计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与广州地铁集团、广东省证监局等单位的合作,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和研究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

3.校友风采,彰显实力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PAcc校友,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了卓越的专业素养和深厚的学术功底。2004MPAcc校友杨克晶,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深会员),注册税务师。曾任广州会计师事务所部门副经理,广东正中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广东康元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副主任会计师,现任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副总裁,管理合伙人,广东分所总经理、党委书记。2005MPAcc校友杨新春,2023年评为正高级会计师职称,他不仅在华兴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合伙人,还在社会公益、行业服务、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2006MPAcc校友陈志,曾任广东省粤科母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21429日,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07MPAcc校友钟胥易担任执行董事和首席财务官的朝云集团(06601)在香港成功上市,融资30.6亿元,其打造的财务团队在整个上市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他们的成绩不仅是对其个人能力的最好证明,更是对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PAcc项目教育成果的充分肯定。

三、助力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学子们积极投入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1.积极投入国家脱贫攻坚战一线,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张发武,任职于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2018级非全日制MPAcc校友,在贵州都匀及广州清远等地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战。他通过推动基础设施、医疗配套及文旅服务等领域的项目建设,显著提升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好的就业和医疗条件。面对洪灾和疫情,他更是冲锋在前,为恢复生产和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



2、扎根乡村振兴最前沿,持续发挥“排头兵”作用

韦宇鸿,2016级全日制MPAcc校友,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广西,担任塘莲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她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提升治理水平及为民办事服务等多项工作,成功助力塘莲村从贫困村向振兴乡村转变。她不仅获得了党组织的认可,还带领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提升了生活水平,为塘莲村描绘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

这些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学子们,作为新时代的商界管理精英,认真履行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职责,用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为乡村振兴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展现了中大人的担当和风采。

四、积极服务社会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PAcc项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学生服务社会。该项目通过举办“MPAcc会计名家公益大讲堂”,邀请会计名家与学员交流,促进学员全面发展,并设立奖助金,帮助优秀学子。同时,学院教师、校友及在校生参与“荔枝助学”等活动,累计资助600余名贫困生,展现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其中,谭劲松教授引领的“荔枝助学”项目,以及校友刘瑰华、刘逢源参与的“一对一”资助项目,为贫困学生带去希望与力量。



五、展望未来,再创辉煌

展望未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将继续秉承“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不断提升MPAcc项目的教育质量和水平。通过加强学术研究、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国际交流等方式,学院将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财政和会计领域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概况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部省共建,现已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商学院。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专门从事工商管理教育和研究的学院之一,管理学院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

●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获得A+并排名并列第一,第五轮学科评估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并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中连续五年(2019-2023)位列全国第一;

●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9年);

● 全国第二家、华南第一家获得三大国际认证(AACSBEQUISAMBA)的商学院;

2021年学院申报的“中山大学大数据管理行为与决策实验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

EMBA项目位居Quacquarelli SymondsQS 2022全球EMBA排名百强;

MBA项目连续六年进入The Economist 全球MBA百强。

会计硕士(MPAcc)设立于2004年,为全国首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院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首批A级成员单位,2021年再次获得质量认证A级认证结论。项目致力于培养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人才发展时代需求的,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从事会计、财务管理、投资分析与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和综合型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