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西南地区首届“天健杯”MPAcc&MAud学生案例大赛的通知
各联盟单位:
西南地区MPAcc & MAud学生案例大赛是由西南地区会计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联盟发起,西南地区各MPAcc & MAud培养单位共同参与的学生案例大赛。
西南地区首届“天健杯”MPAcc & MAud学生案例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由重庆工商大学承办,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重庆分所协办。该赛事通过组织MPAcc和MAud学员亲历企业实践、剖析财经问题、模拟管理决策以及比拼解决方案,激励学生弘扬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执行、数字化分析、数字化创新等领域素养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发现、分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西南地区MPAcc & MAud培养单位间的教研交流和人才培养改革。联盟各单位携手并进,共谋发展,共同为社会培养更多懂理论、善思辨、会实践的创新型会计审计专业硕士人才,共同助力西南会计审计硕士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西南地区首届“天健杯”MPAcc&MAud学生案例大赛指南
1.比赛时间
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历时5个月。
2.比赛组织
指导单位: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南地区会计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联盟
承办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协办单位: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重庆分所
发起单位:成都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科技大学、重庆理工大学、贵州财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陆军勤务学院、攀枝花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按拼音排序)
3.赛程安排

注:比赛时间如有调整请以大赛组委会最新通知为准。
3.1参赛说明
(1)参赛资格。各培养单位MPAcc&MAud在校学员可专业内自由组队参赛。若有不符合参赛资格的人员报名参赛,则取消该人员所在团队的参赛资格,并在下一届大赛中,将该团队所在培养单位可参赛团队数减半。所有参赛团队不可跨校、跨专业组队,禁止同一人隶属于不同队伍。
(2)参赛队伍。每支参赛团队包含4-6名队员,选出1名队长。各参赛单位向大赛组委会最多推荐4支队伍参加西南地区初赛评审。
(3)指导教师。参赛团队可填写1-3位团队指导教师,同一指导教师可指导多支队伍。
4.比赛形式及流程
大赛分预赛、初赛、复赛、决赛四个阶段。
4.1预赛阶段
预赛由各参赛单位自行组织。
4.2初赛阶段
专家评审:参赛单位提供专家评委,各单位进行互评,即本培养单位组织评委通过网络平台对其他单位的团队评分。网络评审为盲评,网络评审分数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均分”的方法。
4.3复赛阶段

晋级复赛的队伍通过抽签两两分组,一对一淘汰。分组双方需在24小时内互相研究、分析对方在初赛提交的案例及解决方案,并就对方案例提出己方解决方案,双方通过现场陈述与辩论展现自身能力水平。
评审方式:专家根据陈述辩论情况投票决定晋级决赛的团队。
4.4决赛阶段

晋级决赛的团队(含承办单位直接晋级决赛的团队)需在24小时内研究、分析其余晋级队伍在初赛提交的案例及解决方案。决赛时,各队需依次陈述己方在初赛提交的案例及解决方案,并接受其余晋级队伍及评委的现场提问。
评审方式:专家根据参赛队伍案例陈述与提问情况进行评分。根据专家评分情况,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的方法,最终确定各参赛队伍的排名。
5.评委人员结构组成
在复、决赛阶段,每家联合发起单位至少推荐2名学术界评审专家和1名实务界专家,报送主办单位后由主办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评审专家。评审专家选聘坚持晋级参赛队伍指导教师回避的原则,要求具有高级职称,且实际参与MPAcc、MAud课程教学或担任过MPAcc、MAud的学业导师或行业导师。评审专家由大赛组委会最终确定通知。
复赛中每场比赛评委人数不得低于5人,其中实务界专家不得低于2人,决赛中每场比赛评委人数不得低于7人,其中实务界专家不得低于3人。
6.本次大赛案例调研方向
本次大赛案例调研方向为:可持续发展与财务会计创新
(调研方向解读详见附件2)
特别说明:
(1)为提高学生案例大赛的案例可执行性,所有参赛单位提交的案例报告需经所研究案例单位的授权,在提交案例时一并提交所研究案例单位的授权书(授权书见附件1)。
(2)案例报告提交时需经参赛学生所在学校院系或MPAcc/MAud中心领导签字和盖公章(授权书见附件1)。
(3)每份参赛案例报告的案例正文字数不超过2万字,案例报告在中国知网查重率低于15%,中国知网查重率等于或大于15%的参赛队伍直接取消参赛资格,且不得再次推荐。
7.奖项设置
特等奖:获奖队伍数5%,现金奖励及证书。
一等奖:获奖队伍数10%,现金奖励及证书。
二等奖:获奖队伍数15%,现金奖励及证书。
三等奖:获奖队伍数20%,颁发证书。
(获奖队伍数=有效参赛队伍数×50%,同一单位获特等奖队伍数原则上不超过2支)
优秀指导教师奖:决赛队伍指导老师(含承办单位直接进入决赛队伍的指导老师),颁发证书。
个人单项奖:2名(最佳表现奖),颁发证书。
8.赛事工作人员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23-627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