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并关注:

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MPAcc快讯 > 正文

专业所学以点带面 助企升级供应之链

 ——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1MPAcc校友孙佳欢

孙佳欢,男,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2019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会计学专业,同年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PAcc专业学习,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等荣誉。在校期间,担任2019MPAcc党支部书记,带领支部从新成立起步,到两年后获评“校十佳党支部”。现就职于中粮贸易有限公司审计部。

距离2019年孙佳欢入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MPAcc专业,至今已有六个年头。虽不是“初出校园入职场”的新人,但也非“久经职场考验”的“老手”,孙佳欢依旧在不断成长、精进的路上。站在MPAcc教育成立20周年的时刻,回望与MPAcc的缘分,他有很多想吐露的心声。

一、不忘来时会计路,MPAcc心归处

谈到当时坚定选择报考的初衷,他说:“专业对口,品牌过硬”。他的本科专业是会计学,彼时MPAcc项目已臻成熟,以其完备的课程设置、完整的产教融合机制、注重实践应用的特点,获得了广大学子的青睐。近期,会计博士专业学位DPAcc也开始招生,整个培养体系也愈加完善。

2019年,凭着对本科会计学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孙佳欢全心备考,顺利通过笔试、面试的选拔,得以入读MPAcc,继续学业的深造。

二、理论实践相融合,MPAcc获益多

在校期间,面对多样化课程,修习过会计学本科课程的他,也会有所疑惑:MPAcc的课程和本科有哪些区别呢?能通过MPAcc的学习收获到什么?

通过系统的学习,他认识到MPAcc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与本科差异很大,课程内容虽更深、更难、更复杂,但也不禁担忧——莫不会是“屠龙术”吧?这些高深的知识,在实践中能够应用多少呢,不会“大道至简”,到最后只需要会做“借、贷”就行了吧?直到真正参加工作以后,他意识到课堂上的一点一滴都弥足珍贵,那些讲授过的知识,就像是埋下种子,在工作中慢慢生根、发芽。

孙佳欢的第一个岗位从事的是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处理一些原始单据。他说道,那些当年课堂上原本需要死记硬背的行业税率、优惠政策等,全都“活”了起来,成为工作的日常以后,基本可以脱口而出。智能化的会计核算流程,自动内嵌了会计借贷核算公式,那些“财务会计”里一条一条的枯燥会计科目、会计分录可以“轻松一点,即刻生成”,不需要再一张张的制作凭证,已经抢走了人工做“借、贷”的机会。

“会有一些危机感,但也充满了探索的动力。”他说。智能化的系统虽然减轻了工作量,但却给财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剥离了繁重的工作的财务人,应该需要思考向更“高级”的方向升维。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凭证制作、合并抵消乃至报表出具,但是作为“使用者”而言,是必须了解其底层逻辑以及编制原理的,一旦出现系统故障,才能够排查错误选项及时纠正。并且,自动执行程序的智能化系统倘若报错,出现的问题只会更加棘手、罕见、不常规,这时候曾经学过的高深的知识,俨然不是“屠龙术”,反而成了助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经世致用”之学。“哪怕直接上外援,请教MPAcc班上万能的老师、同学们,那也都是宝库!”他笑道。

MPAcc的专业技能,在财务分析时就显得更加广泛且使用。接触财务分析工作时,才让孙佳欢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他引用了一首诗总结学习与工作:“初识不闻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工作使用的分析工具、财务模型以及呈现技巧,无一不是课堂讲授过的;那本财务分析的教材,至今仍是他时常翻阅的枕边书。企业每季度甚至每周的经营数据在变,但是经典的分析框架永恒,简单、直接、简洁、高效的呈现财务成果。他们也曾讨论是否可以构建新的财务指标或者模型去阐述企业经营数据,但是发现“大道至简”,能用好已有的已经足够。甚至读书时练就的Presentation技能——单人或小组就某个课题开展讨论并汇报展示,在工作中也是不可或缺技能。他介绍道:如何对课题进行破题、如何沟通小组意见、如何将意见归集阐述并汇总呈现……这套方法论,读书时只能模仿其“形”;工作中一次次的应用,始悟这套方法的沟通之畅、呈现之明、合作之效,稍稍领悟了其“神”。

三、专业所学点带面 助企升级供应链

对于孙佳欢所就职的央企而言,当前最热门的课题是深化企业改革,实现企业的供应链升级。公司曾经一度可以依靠国家政策和进出口配额实现高利润,但是面对政策变化以及市场化的浪潮,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在企业面临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他们公司瞄准供应链改革的着眼点,致力于构建完整、高效、低成本、差异化的供应链条。

他介绍道,传统的供应链升级路径,对于财务及相关部门的期待大抵是“精细化核算、降本增效”,通过精细化管理,发现并减少不合理的费用支出,实现节流。作为MPAcc的学生而言,课程所学并非仅仅是会计核算这一门课、一个“点”,还接触了管理学、经济学、战略管理等更宏观的框架,拓宽了整个思维“面”。以点带面,站在更宏观的视角看待分析课题,是必须具备的技能。面对供应链的升级,一方面需要保障核算的精细化,提供更多服务于决策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是否可以考虑以“流程再造”的思维来构建供应链,去让流程价值最大化,整合已有流程,摒弃低效流程;是否可以引入实用工具,对每个环节进行评价……诚然,公司宏观层面的运营或许距离具体的财务工作有些距离,但是MPAcc的学生需要形成这样的思维和框架,在需要建言献策的时候,能够充分调动知识储备和个人经验——这也是“决策有用观”的另一番注解了。

同时,作为企业的一员,也面临着转型的驱动力。如何将自身岗位、自己部门的作用摆到供应链中,助力企业供应链升级?如何将发挥专业所长与实现个人价值相结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些话题也都是需要长远思考与慢慢体悟的。

孙佳欢的工作年限还不是很长,依然处在持续学习的状态。学校教会了他学习与思考的方法,但将这些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去培养更宏观的视野和思维,仍然需要他在工作中探索、发现,在学中悟,在悟中学,希望未来,孙佳欢能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入思考,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